武汉周大福金融中心地下空间施工发表时间:2024-04-12 14:22 一、项目介绍 武汉周大福金融中心选址江岸区,项目总投资约人民币150亿元,是新世界集团在全国布局的第三座周大福金融中心。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29,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68,000平方米,其中办公建筑面积约250,000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约125,000平方米及住宅建筑面积约80,0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作为武汉“两江四岸”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以发展企业总部、商务办公、高端商业服务、文化旅游及创意产业为主体,集中展现历史文化风貌、现代都市景观、生态宜居功能的国际企业总部型商务区。我公司负责本项目的桩基、基坑支护工程、降排水工程、土方开挖及外运、底板施工等工作。 二、BIM技术应用 本项目规模大,施工要求高,周边环境复杂,将采用全过程BIM技术应用,应用前制定BIM实施方案。 BIM应用实施方案 根据施工图纸,建立地下空间桩基及土建各专业BIM模型,图纸包含4219根工程桩基立柱桩、158幅地下连续墙、1264根三轴搅拌桩、5道内支撑围护结构等。 地下空间结构BIM模型 BIM模型的三维展示为业主方提供直观了解基坑垫层方案的机会,消除传统平面图的理解障碍,促进深入交流。同时,通过快速发现潜在问题,及时改进和优化方案 垫层BIM模型 根据最新垫层施工优化图进行相关垫层模型创建,并完成基础底板中筏板分仓区域构件拆分及集水井等构件创建工作,为筏板分仓施工提供优化方案,并高效的解决了仓段浇筑地点布置的施工合理性。 底板分仓BIM模型 在基坑支撑拆除过程中,结合BIM技术可以提供更为详细和准确的信息,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拆除方案。通过三维建模、空间冲突检测、序列规划、资源管理和协同工作等应用,可以实现对基坑和支撑结构的全面了解、发现潜在冲突、规划拆除步骤、管理资源和促进协作。这将提高拆除工程的效率、安全性和质量。 支撑结构BIM模型 除此之外,基于BIM模型开展土方挖运动态模拟,复杂钢筋节点下料管控,BIM工程量统计、制作720全等工作 720全景 二、桩基施工数字化 周大福项目桩基工程全面采用数字化施工,施工前将桩基设计信息输入自主研发的“智岩通”平台中,施工过程中,通过APP记录开孔时间、终孔深度、沉渣厚度等施工信息,关键节点完工后系统自动通知技术人员验收,验收后系统自动生成施工报表。项目部通过监控大屏实施掌握现场进度,大大提高现场作业效率及管理水平。 桩基数字化施工APP端 桩基数字化施工Web端 三、基坑自动化监测 项目中依托成熟工业互联网技术架构体系的智能监测云平台,借助智能传感器、GIS、BIM、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工程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支护结构、周边土体与建筑、坑内支撑应力、塔吊基座等部位的全方位、多维度实时监测。通过二三维融合展示与分析,报表自动生成及交付,多渠道、多模式预警告警机制等技术保障项目安全信息实时掌握。 监测设备现场安装图 监测平台成果展示 四、筏板数字化平台应用 为保证最大单体——E1区筏板顺利施工,前期进行了全方位的现场勘察与深入的技术论证,制定了详尽的施工方案和完备的应急预案。浇筑期间将有130余名员工参与,场内、场外参与人员按昼夜两班轮流值守。现场将配置8条臂长为86米的浇筑筒,调动15条商砼生产线72小时满负荷供应,600名工人分两班作业,200余台混凝土车日夜鏖战开启“车轮战”,确保施工进度与质量。采用数字化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管理模式。 在项目创建时确定施工类型为筏板施工,同时需要添加设备及人员以便开展后续工作。接着进行前期工作,包括分仓配置及浇筑点配置。其后,在施工过程中记录到场等待车辆以及各浇筑点混凝土浇筑量,同时对接了混凝土搅拌站发车数据。各数据展示在监控中心,项目管理人员通过混凝土浇筑情况协调混凝土搅拌站发车速率。项目完工后,通过后台导出各类记录报表,进行统计结算工作。 筏板混凝土施工移动APP端 筏板混凝土施工监控大屏 五、智慧工地项目管控 本项目应用我公司的智慧工地系统,每天早上班前喊话,实时掌握工人实名制、出勤情况等。每天按时录入产值日报及人员信息,坚持履行巡查整改随手拍,做到及时有效上报项目情况。 智慧工地监控大屏 六、应用总结 数字技术在武汉周大福金融中心地下空间施工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 (1)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 数字化施工可以通过BIM(建筑信息建模)技术,在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实现信息的集成和共享。这样可以减少误差,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2)降低成本: 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更精准地进行材料和资源的管理,优化物流和人力资源的配置,从而降低整体施工成本。 (3)提升安全性: 通过自动化监测技术可以监测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土体、结构等变化,预测潜在的安全风险,帮助工程团队提前识别并解决安全问题,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优化设计和施工过程,减少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推动建筑行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数字化在武汉周大福金融中心施工应用不仅仅是企业技术应用,更是推动整个建筑行业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可以促进了工程管理和执行方式的革新,推动了各种创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文章分类:
工程案例
|